近日,中建六局七建公司主导的“轨道交通狭窄空间结构预制装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技术成果,经过天津市科学技术评价中心的评价、鉴定,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内部结构施工时,传统现浇工艺存在生产效率低、安全隐患多 、施工进度缓慢、施工质量难以控制等难题。为了解决这些痛点,“轨道交通狭窄空间结构预制装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技术应运而生。
“轨道交通狭窄空间结构预制装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创造性提出了轨顶风道、钢弹簧浮置板新型可吊装分体式结构形式,研发了轨顶风道 、钢弹簧浮置板等核心装配式构件系列产品和基于高性能混凝土与高强钢筋协同应用的轻量化附属构件体系,打造了装配式建筑工厂柔性生产线,形成研发、设计、生产、安装一体化的绿色建造模式 。该技术实现了所有装配式产品从钢筋笼加工 、模具拼装、混凝土浇筑到静养、蒸养全过程自动化 、智能化生产,并成功应用于国内20余个地铁项目,提升了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在工业化、现代化方面智能建造水平,实现了轨道交通建设产业升级和低碳建造。
基于此项技术的装配式地铁核心是先在工厂中预制构件,再运到现场机械化拼装,具有高效率、高质量 、高精度、高环保等优点。相比传统建造工艺,装配式地铁施工精度达到毫米级,可减少人工约80%、提升效率约300% 、减少碳排放约65% 。(文/王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