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无锡7月14日电(孙权吕晴灵)7月14日,无锡高新区产业科技创新人才实训学院2025年暑期班开班 。据悉,来自168所高校的750名优秀学子将在未来的两个月内 ,深入无锡高新区的智能装备、人工智能等产业集群,体验“课堂连产线、毕业即就业 ”的实战训练。
这个由政府搭台 、企业唱戏、高校助力的创新实践,正成为无锡高新区激活产业动能的“金字招牌”。与传统实践不同 ,此次实训课程紧扣产业需求,邀请行业龙头企业负责人担任企业家班主任,传授智能装备调试等实用知识 。
一名企业家班主任表示 ,实训学院打造的“政企校”协同生态,不仅把懂技术、愿落地的学生送到企业身边,更帮助企业实现了从“全国寻才 ”到“本土育才”的转变。
开班仪式上 ,2024年学员代表陈彬彬说,实训打破了他对所从事产业的固有认知,让他明白产业更需要“技术+商业”的复合型人才,设计时需考虑市场落地性。
“实训学院‘政府搭台 、市场主导、校企协同’的创新模式 ,为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架设了高速通道 。 ”吉林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黄莹介绍,近三年来,该校已有136名毕业生到无锡高新区就业 ,先后进入先导智能、小天鹅电器等重点企业。
学员赵盛龙表示,希望通过实训提升竞争力,争取入职无锡高新区的优秀企业。“我本身就对算法、机器人等很感兴趣。实训学院人工智能班的方向 ,完美契合了我的专业背景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兴趣 。”
自2022年成立以来,实训学院累计吸引近1.8万人报名,覆盖1023所高校 ,优选2498人参加实训,为药明合联 、先导智能等一批专精特新、上市企业输送人才1271名。
同时,实训学院与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全国12所高校达成“学分互认” ,实现学院实训课程与高校校内课程融合共建;与华中科技大学 、东南大学等5所高校共建国家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与浙江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7所高校合作成立“人才培养社会实践基地 ”。
据悉,今年新增的人工智能班,精准对接无锡“2027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3000亿元”的发展目标,旨在加速构建“技术-人才-场景”协同生态 ,夯实产业爆发式增长的人才基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