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盛夏的傍晚 ,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的靖宇东路一改往日的宁静——“烟火靖宇·暖流市集”热闹开市,“烟火气 ”与“人情味”交融,老街区正青春。
一年以来 ,靖宇东路这条老街的焕新,是一次深刻的社区实验。跟随记者一起来市集中探寻老街背后志愿服务融入治理的创新,看一条老街如何在商居融合中 ,成为人人参与 、人人共享的“美好家园”生动样本 。
老街区正青春
一次深刻的社区治理实验
夜幕降临,靖宇东路街区党群服务站外的广场上,一个个小巧而精致的摊位依次排开,宛如一条发光的彩带 ,点亮了整个街区。
走近细看,这里的每一个摊位都充满了故事。糖画师傅的勺子上下翻飞,一只晶莹剔透的“小老鼠 ”在居民们期待的目光中诞生。手工DIY、公益宣传、便民理发等近二十个摊位 ,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社区生活画卷 。
“以前我们店开在街边,和居民们就是买卖关系,一天下来也说不上几句话。”沿街商户老板王先生一边“练摊儿” ,一边感慨道,“现在不一样了,街道组织我们把摊位摆出来 ,和大家面对面。来的不光是顾客,更是街坊邻居 。旁边摊位的张阿姨,上周还在我这儿修过手机。这感觉很亲切! ”
活动由杨浦区委社会工作部指导 ,长白新村街道主办,基金会公益项目资助。“暖流市集”的“暖”在于,商业的边界正在被邻里的温情所消融 。市集不仅仅是交易的场所,更成为了社交的平台。孩子们在这里结识了新的玩伴 ,年轻人在手作体验中找到了共同的爱好,老人们则在便民服务中感受到了社区的关怀。一个平日里可能只是匆匆路过的公共空间,此刻因为人的聚集与互动 ,充满了脉脉温情 。
当商业的边界被邻里的温情所消融,一条街便有了家的温度。这种温度的营造,源于长白新村街道对于人民城市理念的深刻实践。面对靖宇东路这条老街 ,“更新”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提升,更是重塑街区的社会结构和情感链接 。
“暖流 ”何以涌流?
“众筹共创”解锁社区志愿服务密码
“暖流市集”的涌现,看似偶然 ,实则是长白新村街道在基层治理上的一次精准“破题 ”。
记者了解到,“杨浦暖流”计划是区委社工部发展志愿服务 、弘扬社会正能量,从而实现社会善治的的重要举措 ,“暖流市集”是该计划下重点实施的项目之一。
长白新村街道“暖流市集 ”项目以“公益慈善”为主基调,以“众筹”“共创 ”为核心方法,旨在统筹“区域活力、公益慈善、营商环境和基层治理”等多重目标。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巧妙地撬动了多元主体的参与 。
在市集上 ,街道、社区基金会 、专业社会组织同步发力,链接街区商户、大学生文创团队、各类便民服务资源,一个“共创”的生态圈逐步形成。
商户们贡献出自己的产品或服务 ,居民们拿出自己的手艺和时间,大学生们带来了新潮的创意和活力,专业的社会组织则提供了活动策划和执行的保障。每一个参与者 ,既是奉献者,也是受益者 。市集真正回归到了“共建共治共享 ”的社区本源。
基层治理的密码,就藏在人民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创造力之中。当每一个“微小”的个体都被看见 、被尊重、被赋能时 ,他们所汇聚起来的“暖流”,足以让整个社区生机盎然,暖意融融 。这股在靖宇东路涌动的暖流 ,正为超大城市实现精细化治理提供着一份来自基层的、充满温度的“杨浦方案 ”。